编辑:admin时间:2023-10-20 14:54点击数:
2016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建立房地産市場的長效機制,並提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指導思想。筆者以為,如果將“一戶一房”制度確立為我國的基本住房制度可以很好地貫徹中央的這一理念。
“一戶一房”制度是指一個家庭(包括一對夫妻和其未成年子女)只允許擁有一套帶有政府補貼福利的住房。國家對居民屬於計劃內指標的住房採取低土地成本及低稅收政策,而對計劃外住房採取懲罰性的高費、稅政策。國家應該通過立法的形式(如《住房保障法》)規定每個公民享有政府減免稅、費的住房標準,將之確定為公民的基本住房保障。基本住房保障之外的部分實行完全的市場化,為少數富有階層提供高端的居住消費。
“一戶一房”制度的理論基礎是我國的土地公有制。既然土地是公有制的,每個公民應該可以平等地免費享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在人多地少的國情下,“公民平等地免費享有屬於自己的土地”可以定義為“擁有一套帶有政府補貼福利的住房”。
我國憲法規定“農村居民可以依法擁有自己的宅基地”,但沒有規定城鎮居民同樣的權利,其原因在於憲法起草時城鎮居民享有實物福利分房的權利,沒有必要對城鎮居民在土地所有權方面作專門的規定。但時過境遷,有必要考慮對城鎮居民的土地所有權作專門的明確。
值得警惕的是,今天城市住房存在的一些問題:(1)今日之城市居民都熱衷於房地産投資,房價的長期快速上漲拉大了有房者與無房者之間的財富差距,導致了新的階層分化和對立。(2)今天的商品房已經或即將成為城裏居民的命根子,沒有能力購買住房的人恐怕永遠沒有機會購買屬於自己的住房,而高價入市者中也將被沉重的還貸負擔所碾壓。
有人認為,應該通過租房的方式解決低收入群體的住房問題。此觀點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也無助於社會的穩定。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中國人追求家庭穩定的觀念是根深蒂固的。美國人可以租房過一輩子,這對於中國人來説是難以想像的。我國的古人云“有恒産者有恒心”,讓大多數中國人擁有自己的住房,也有助於社會穩定。
從全球來看,住房緊張、房價快速上漲是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産物,各國都有類似的發展階段,參考國外解決住房問題的經驗或許能給我們的住房制度設計提供更多的啟示。
第一個遭遇住房問題的是英國。19世紀末英國房地産價格飛漲,老百姓怨聲載道,廣大勞工階層希望政府出面干預住房市場,但當時英國的主流思想是經濟自由主義,“小政府,大市場”是英國的傳統,讓政府干預住房市場是不符合英國的正統思想的。當城市化、工業化迅速發展,該政策帶來了嚴重的後果:當大量農民涌入城市,使城市人口急劇增加,導致房價高漲。由於房價太高,絕大多數城市居民買不起住房,只有租房。根據英國1914年的統計,城市人口的90%為租房居住。城市內經營住房出租的資本家普遍採用高房租來剝削廣大租房居民,激化了社會矛盾。恩格斯早在1872年就寫過《論住宅問題》的著作,稱當時的住房供求矛盾為“住房災難”。
由於住房問題太突出,代表勞工階層的政治勢力逐漸佔據了上風。1915年英國國會通過《租金上漲和抵押貸款法》,其基本思想是:建立一個政府支援(含政策支援和經濟支援)與居民合理的住房消費相結合的住房制度。主要措施是:
1、出租房屋的房租由當地政府或議會來確定,出租房屋的房主無權自定房租價格。
2、不能隨意買賣二手房,多餘的房屋只能賣給政府或租住該房的居民。賣給政府的房屋成為公房。
上述第一、二兩條政策措施很有借鑒意義。當然,我們不能把住房制度再回到我國以前的福利分房的老路上去。但我們應該吸收英國實行現代住房制度的精髓,現代住房制度的核心思想就是政府對住房市場積極干預。政府必須設法解決佔人口大多數的中低收入階層的住房問題。這不僅是英國的經驗,也是世界其他發達國家的共同經驗。
是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旗下地産頻道,是國內官方、權威、專業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